【時報-台北電】晶達(4995)總經理金仲仁表示,美國關稅政策之下,短期可能會和美國客戶共同分擔,長期來看,公司設法透過分散市場、調整產品組合因應,也會評估在美國本土、或是關稅較低的國家建立組裝線。
晶達主要供應高亮度、以及工商業應用液晶顯示器,第一季合併營收約3.10億元,年增5.43%。從各區域市場比重來看,美洲占比約45%、歐洲約38%、亞洲17%,美歐為主要市場。
金仲仁表示,美國關稅政策之下,短期來看,可能影響美國客戶採購決策,公司將與美國客戶共同分擔關稅,適度降低出廠價格,以維繫客戶關係並且保住市占率。同時也正和客戶協商調整交貨排程或規格,分散關稅衝擊,優先支持戰略性客戶和利潤較高的產品線。
為強化營運韌性,晶達內部展開效率提升與成本控管,包括原物料、運輸與報關成本管理,並採外包製造策略提高生產彈性。也會善用政府資源爭取租稅優惠及金融支持,舒緩資金壓力,未來將靈活修正營運策略,維持公司穩健發展。
中長期來看,如果關稅政策持續、甚至擴大,仍會對業績產生壓力。金仲仁表示,該公司將加強全球市場布局、產地調整、產品組合與定位調整、營運管理與成本控制等措施關稅帶來的挑戰。在市場布局方面,將強化拓展歐洲及印度等新興市場,填補可能流失的美國營收。目前也在評估於美國本土或關稅較低國家進行最終組裝,避開高關稅壁壘,未來不排除在北美尋求合作設廠或設立組裝線。
晶達也將調整產品線規劃,把資源投注在受關稅影響較小、或者是客戶對價格不敏感的應用市場,例如軍工等剛性需求較強的產品,並且持續投入Micro LED等高階顯示技術研發,增強公司技術等非價格的競爭力。(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袁顥庭/台北報導)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