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全球類比IC大廠德州儀器(TI)首季財報超市場預期,受惠工業市場終止連續七季下滑,加上供應鏈效率提升,對第二季展望亦釋出審慎樂觀訊號。法人分析,多數台系PMIC廠商積極擴大或轉型至非IT/消費性或利基型市場,以區隔歐美IDM/大陸本土廠商產品競爭。在國際大廠營運漸趨回穩,大環境漸入佳境,對國內PMIC廠商如致新(8081)、茂達(6138)、力智(6719)、矽力-KY(6415)營運也有望復甦。
在大廠感受回溫情況下,台廠也有望迎來春燕。其中,目前國內PMIC業者庫存天數平均降至100天附近,相較2022年高峰2百多天有顯著改善,法人認為,庫存負面效應淡化下,具備向上動能,多數台廠轉型鎖定利基型產品,以避免和大廠直接競爭。
如茂達轉向車用、工業用及伺服器市場,開發如伺服器風扇、LPDDR5驅動IC產品;力智則針對終端及伺服器Digital Vcore(轉換器)、90安培SPS(智慧功率級模組)進行布局。法人看好台廠PMIC相關業者在營運面突破,新品效益發酵及庫存跌損的負面效應降低下,營運有望逐漸轉佳。
惟關稅變素仍存在風險,TI台灣與南亞業務總經理馮偉意表示,德儀全球產能布局,並具備多廠區雙重生產(dual flow)能力,也與外部晶圓代工業者合作,以供應鏈韌性抵禦關稅不確定性。德儀也推出電源管理以外的車用晶片,如光達雷射驅動器及mmWave毫米波雷達感測器,深化多元布局。
馮偉意分析,從財報看到清楚的復甦動能,包含車用、工控、企業,除了汽車電動化之外,也受惠多季以來庫存去化。他表示,汽車使用越來越多的半導體是關鍵,期待能看到在穩健市場復甦基礎上,今年有更強勁的動能。
馮偉意指出,TI全球布局、產能多元,提供客戶供應鏈彈性,並攜手台廠車用夥伴,迎車用市場復甦。(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張珈睿/台北報導)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