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台股14日開高走低再度出現劇烈震盪,指數由大漲轉而下跌,激盪出4623億元的量能。本波大幅清理融資,PGIM保德信投信市值動能50 ETF(009803)經理人張芷菱表示,估值面來看,台股預估本益比來到13.6倍,與過去兩年均值18.1倍相比大幅下降,提醒留意底部反彈。
統計三大法人14日買賣超情況,外資賣超186.07億元,投信買超48.34億元,自營商賣超132.56億元,合計賣超270.29億元。張芷菱表示,上週因應市場系統性風險,國安基金正式宣布進場護盤,但市場波動劇烈,統計今年台股波段最大跌幅已逾兩成,融資餘額由3300億大幅降至2300億。
張芷菱分析,台股已跌破年線與兩年線,如以2022年起漲點的黃金切割率50%、61.8%計算,同時,台股預估本益比也降至13.6倍。
市場關注關稅壓力。對此,張芷菱指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提出一項阿拉斯加能源投資計畫,合作夥伴包括日本、南韓及台灣等亞洲經濟夥伴,在川普宣布鉅額對等關稅後,可能是貿易談判的一環,因為這不僅能創造大量美國就業機會,也有助於縮小貿易逆差。
晶圓代工龍頭3月營收2859.6億,月增10%、年增46.5%。張芷菱說明,目前,市場認為在AI應用驅動下,台積電年營收成長上看24%至26%,後續需高度關注台股供應鏈的移轉狀況,以及各國與美國的關稅談判進程。
她說,整體研判,AI伺服器在雲端服務業者的剛性需求支撐下,關稅影響程度預估相對較小,且AI發展趨勢確立,長期仍具高成長潛力。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