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中華電(2412)為台灣固網龍頭,今年HiNet正式進入第30個年頭,中華電持續發展「全光網」,董事長簡志誠表示,中華電在網路建設上的投入相當可觀,尤其在FTTX,針對光纖無法鋪設的極端地區,則導入FWA(Fixed Wireless Access,固定無線接取)作為替代方案,協助完成固網的最後一哩。
有鑑於生成式AI快速發展,中華電持續發展全光網路,看準其為未來關鍵技術,中華電是台灣唯一IOWN國際組織的董事會成員,中華電也和與日本NTT合作打造全球首例跨國全光網路,打造台廠IOWN生態鏈。
簡志誠表示,中華電在網路建設上的投入相當可觀,特別是在FTTX(光纖到府)的普及上,每年都有固定預算投入。以目前統計來看,全國平均的FTTX可服務覆蓋率約達86%,這代表絕大多數地區已經具備光纖連線能力。然而,尚未普及的區域大多集中在偏鄉,這些地區的建設進度相對較慢,主因在於涉及地方政府配合、施工許可等因素,導致工程推進的複雜度提高。即便如此,仍持續推動,希望逐年提升整體普及率。
簡志誠分享,以東京到台北為例,在實測中達到不到20微秒(microsecond)的延遲。相較之下,一般電訊傳輸延遲遠高於此;例如從台灣到英國經由傳統海纜的延遲大約為230毫秒。這樣的差距清楚展現全光網路在跨國應用中的優勢。
簡志誠表示,針對光纖無法鋪設的極端地區,我們則導入FWA(Fixed Wireless Access,固定無線接取)作為替代方案。目前FWA還在測試階段,但設備供應廠商已有不少家,且國外使用經驗也相當成熟。不同於美國等地因人口分布稀疏、普遍倚賴FWA提供寬頻,台灣光纖密度相對集中,因此我們不將FWA視為主要產品,而是作為固網服務的補充機制。換句話說,FWA在中華電的策略中,是用來支援那些難以透過實體光纖鋪設的地區,協助完成固網涵蓋的最後一哩。另外,中華電目前也有持續在投資新的海纜。
儘管市場飽和,其他業者上網確實在增加,中華電的Hinet用戶數近年來還是持續成長中,YoY成長 約落在1.5%,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也有在成長。
中華電於2024年與日本NTT共同完成了全球首例台日跨國全光網路的開通,創下了劃時代的里程碑。今年2月中華電研究院近也發表了「基於長距離RDMA(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的創新跨雲低延遲傳輸架構」,成為台灣首家獲得IOWN全球論壇(Innovative Optical and Wireless Network Global Forum)概念性驗證認證的企業,顯示出中華電在新世代全光雲網技術領域已具備與NTT、Fujitsu等國際大廠相當的實力。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