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可成(2474)董事即將全面改選,公司派與持股1%的外資股東TIHIM各自提名一般董事與獨董候選人名單,形成11人搶7席董事局面。可成外資股東之一的王亞倫表示,目的是希望輔佐及監督,讓可成營運及未來發展更好,並不是為了爭奪經營權。
王亞倫說,3年前發動台灣史上第一個外資股東行動主義,在我們的出現後,可成現金股利從原本的每年10至12元,2024年合計可成現金股利已達15.5元,創下股利新高紀錄。同時,庫藏股的實施執行率自原有的六成提升到超過九成,王亞倫說,身為股東,感到十分欣慰。
王亞倫指出,3年來的確是為了眾多小股民爭取股東該得的權益,期間相較於其他亞洲國家來說格外不容易。他說,從一開始股東提案被董事會非法剔除,到被可成公司提告涉嫌刑法加重毀謗罪、加重妨害信用案件,用股東的錢告股東,為此常由新加坡臨時往返台灣,感到身心俱疲
他認為3年來努力開始發揮影響力。王亞倫表示,2024年看到可成在自身的投資布局上也化身主動型股東,對投資的醫療器材廠商鐿鈦(4163)管理層施壓,連發出給的股東的聲明,抨擊鐿鈦「恐嚴重損及股東利益,亦有悖創造股東利益之目的」,並呼籲小股東勿盲目支持公司管理層。他說,由此可見,可成是同樣落實與支持股東行動主義。
去年7月可成爆發內線交易,董事長洪水樹與擔任總經理的胞弟洪天賜家族成員不法獲利4至5千萬元;調查局去年7月聯合搜索可成科技等處所,約談洪水樹家族共9人到案。台北地檢署並依違反證交法命洪水樹1千萬元交保、洪天賜5百萬元交保。王亞倫說,身為股東深深覺得應該輔佐公司,勿再有爭議事件而影響公司商譽。
針對本次外資股東提名人選,王亞倫表示,完全依照可成近年規劃來考量提名人選,包含醫療生醫、半導體科技等產業,同時,提名人選中有國際財務投資專家輔佐,可以在好的併購時機,加速達成公司積極轉型的目標。
另外提名一位律師及一位會計師,王亞倫說,是本次為所有董事候選人中的唯一的會計師、律師,目的是協助公司達到國際化的公司治理,保護與維護公司的經營團隊、員工與利害關係人的權益,畢竟可成是上市公司而非私人家族企業。
王亞倫表示,目前國內兩大委託書通路商因為認同他的理念,願意力挺,但是「我們從頭到尾沒想要經營權」,只是希望進入董事會參與決策過程,才能了解經營階層一再講到的「公司轉型」到底想怎麼做。
對於這次參與董事改選,王亞倫說,盡人事聽天命,絕對是為了讓可成未來的營運與發展更好。
由於公司派提名7席董事候選人,以王亞倫為首的市場派提名4席董事候選人,可成本次董事改選將是11人搶7席董事的激烈競爭局面,並創下國內首次外資股東主動競逐董事會席次的紀錄。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