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美國關稅手段雷厲風行,台灣關稅名列前茅,以32%位居全球第12。令外界疑惑的是,川普特別提到台積電赴美設廠可避免關稅,然現在看來只是做為迫使業者加速赴美設廠的手段。
業界分析,儘管半導體關稅未定,不過從終端產品下手,已經使蘋果、輝達等品牌業者芒刺在背,恐怕藉客戶壓力、向供應鏈要求更大規模投資在美生產能量。綜觀企業千億美元投資及政府440億美元的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並沒有換來更多的免稅額。
剖析川普想法,光靠威嚇就能使晶片大廠赴美投資、就能售出天然氣,真的課下去、就會來更多;反觀墨西哥、加拿大抵制聲浪大,且擬課徵報復性關稅,就排除在名單外、例外管理。
迫在眉睫的是,品牌大廠成本將因關稅急遽攀升。以蘋果為例,重要組裝基地在中國大陸、印度,而前者加上今年初就已經有關稅基礎,最終稅率達54%,未來要從大陸出口到美國的iPhone恐怕將高不可攀。另外像輝達、AMD等顯卡、AI伺服器等組裝也都在重關稅地區,而川普就是要利用晶片大廠的壓力,迫使供應鏈回流美國製造。
台積電率先響應、作為川普口中的標竿企業。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先前也強調,加碼美國投資是應客戶需求,現在看來客戶更急了;業界研判,赴美建廠速度肯定是會加快,其中,現階段在亞利桑那州廠生產完的晶片,仍要運回台灣進行封裝,未來要構建完整供應鏈的話,先進封裝恐怕也必須同步進行。
半導體晶片關稅未定,川普恐怕還想拿到更多,將作為鞭策各大晶片、晶圓代工赴美設廠的談判籌碼。
業界解讀,高關稅的效果是拉平在美生產成本,對台積電或其他業者而言,就有誘因去美國蓋生產線,若再加上大客戶「強力」的要求,最終半導體外移就將是趨勢。(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文/張珈睿)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