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對台灣課徵32%關稅,美國為我國最大農產出口國,2024年出口占比達18%,台大農經系前系主任兼所長徐世勳表示,政府捨棄最穩定的大陸市場,轉為投注美國,期待台美貿易協定能帶來稅率優惠,如今卻被提高稅率,實在非常諷刺。
據統計,2022、2023、2024年台灣出口美國金額都落在9億美元,占整體出口總額約18%,其中以糕點製品、蝴蝶蘭、樹薯粉、冷凍吳郭魚為大宗,以糕點製品為例,過往3年出口總額,每年都有約7000萬美元。
特定農產品尤為依賴美國市場,根據統計,鬼頭刀9成5銷往美國,吳郭魚8成、糖食7成、樹薯粉5成、蝴蝶蘭5成,意味一旦失去美國市場,將會對產業釀成巨大衝擊。
徐世勳提到,農產品無法快速轉變外銷國家,需經過檢疫、細節對談等內容,往往費時1、2年,而東南亞自身也是農產輸出大國,因此就算近年發展新南向政策,恐怕也難立即發揮助益,政府當務之急是與美國談判,保護我國產業。
逢甲大學國貿系教授楊明憲指出,政府在與美國交涉前,應先掌握台灣出口至美國的主要農產品競爭對手,並分析各國的關稅與出口價格差距,以評估新關稅政策的影響。此外,應特別關注最終產品,如水產品,因其售價會直接受到關稅影響,對美國消費者來說,價格變動最為明顯,因此對台灣出口的衝擊也最大。
農業部統計,2024年蝴蝶蘭外銷產值1.54億美元,第一大外銷市場就是美國。台灣花卉輸出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淵璋表示,我國蝴蝶蘭銷往美國最大的優勢在於「品種」,業界已積極開拓澳洲、中東等市場,但即便如此,還是會擔憂高額關稅的影響,仍在等待政府對於對等關稅的態度。
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祕書長曾俊弼表示,目前資訊不明確,業者就是跟時間賽跑,「做最壞打算、最好的安排。」(新聞來源:中國時報 賀培晏、曹婷婷/連線報導)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