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美國啟動對等關稅,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指出,工業產品、設備及運動器材等台商出口大宗產品將首當其衝,成本可能大幅上升;此外,由於包括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等也被課以重稅,新南向台商需關注東南亞關稅變動。
此外針對台商布點新南向國家本次關稅稅率高於台灣,會計師建議台商應檢視全球供應鏈布局,降低因產地課徵不同對等關稅稅率加徵的衝擊。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全球貿易及供應鏈稅務諮詢服務執業會計師吳雅君指出,除了鋼鋁、汽車及其零組件、藥品和半導體等特定排除項目,其餘台灣產製商品進口到美國都將受影響。
她表示,台灣出口到美國以工業產品為大宗,針對台灣出口到美國前幾大貨物,包含運動器材或設備(如腳踏車)、機器及零件與附件、塑膠製品等,加徵對等關稅導致進口至美國的成本大幅提高,業者須提前因應以減少衝擊。
不少台商布點的新南向國家本次關稅稅率高於台灣,吳雅君建議,台商應三面向檢視全球供應鏈布局,一是檢視進口商品估價策略,可利用首次銷售原則,降低進口商品的課稅基礎,減少關稅成本;二是進行原產地規劃,降低因產地課徵不同對等關稅稅率加徵的衝擊。
第三則是重整供應鏈,例如至美國外國貿易區(FTZ)設廠,或利用相關貿易協定,爭取更多關稅優惠。
PwC Taiwan專責海關及國際貿易管理服務律師李益甄表示,本次川普對等關稅有四大台商應注意事項,一是已課徵232額外關稅的產品(例如鋼鋁產品和汽車及特定零件已被課徵25%額外關稅)不包含在此次對等關稅的範圍。
其次是台灣的半導體產品並不適用於這次的對等關稅,因此暫時免於額外關稅影響;三是醫藥產品、能源及部分美國未生產的產品被豁免於這次關稅措施;四是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暫時繼續有效,符合協定的商品持續豁免課稅,但非協定範圍項目商品加徵12%對等關稅。(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傅沁怡/台北報導)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