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美核彈級關稅勢將衝擊台灣經濟成長。前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粗估,扣除半導體及鋼鋁等少數產品,美對台徵32%高關稅,保守估計一年出口需增加300億美元關稅,連帶將減少我國GDP約3.8%。他強調,降低關稅和美國對我關稅一樣水準,恐怕是台美談判要有的底限。
台經院長張建一則說,短期難免衝擊經濟和資本市場,對受衝擊很大產業,政府要擴大救濟,也要與美國溝通,並協助企業找多元通路,除美國、中國以外的75%其他市場。他呼籲國人不要自己嚇自己,台股目前本益比仍偏低,若恐慌性殺盤一定會後悔。
施俊吉指出,2024年台灣對美出口總額1,163億美元,其中99.2%是工業產品。而資通訊產品、積體電路及記憶體占69.3%,許多是資訊科技協定免稅項目,倘若扣除豁免的半導體,還有鋼鋁及汽車另訂關稅外,以32%稅率保守估計,一年恐會多增加300億美元關稅負擔(約9,900億台幣),以2024年台灣名目GDP規模7,955.73億美元(約25.54兆台幣)來看,將會減少GDP約3.8%。
不過,這是全由出口商負擔時衝擊最大的估算,倘若由進口商負擔或爭取降低關稅,影響更低。他說,若高關稅使得美國進口台灣商品需求降低,也會擴大衝擊。他說,政府應考慮撤銷對美關稅,或降低我對美國關稅,至少和美國對我進口關稅相同水準,才符合「對等」,這也恐怕是談判至少要有的底限。
受衝擊較大產業含農產品,政府可設法救濟,但施俊吉不主張一律採用補貼,因大企業例如上市櫃去年稅前營利高達4.9兆元,有能力可吸收關稅增加300億美元的負擔,但中小企業的確需要政府伸援手。
張建一則表示,因美國時間4月9日才實施,還有一周時間,政府要加緊和美方溝通,同時要找受影響大產業,讓他們知道談判不可能一次到位,政府要有短期救濟措施,例如貸款、補助利息、融資。
他強調,對等關稅是全球性,鎖定對美貿易順差最大幾個國家,幾乎先進國家都入列,日本、韓國、中國都在緊急開會如何因應,即使台積電擴大對美投資1,000億美元,台灣還是會被課高關稅,因為美國從台灣進口的晶片,也只佔自台灣總進口額度4.5%。(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呂雪彗/台北報導)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