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美國製造」政策讓愈來愈多台灣科技業者赴美投資,台商外派員工到美國子公司也漸成趨勢,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法律服務會計師周莉莉強調,外派員工在美期間可能面臨較高的所得稅負擔,企業可在員工外派前制定「稅負平衡」補貼辦法。
資誠美國業務負責人蘇宥人強調,台灣企業派遣員工到美國,稅務規劃建議朝三方向思考,首先是了解美國稅法,像聯邦稅由國稅局徵收,稅率據收入級距而定,不同州可能有不同的稅法和稅率,某些城市和郡會徵收地方稅。
其次,稅務居民身分的確定也至關重要,蘇宥人表示,如果員工在美國居住超過183天,通常會被視為美國稅務居民,需對全球收入納稅;目前台美尚未簽妥反雙重課稅協定,但企業仍可利用外國稅收抵免降低雙重課稅的影響。
第三點則是在薪酬方面,考慮如何結構化薪資,以最大化稅務效益,蘇宥人舉例,某些福利和津貼可能在美國享有稅務優惠,公司若提供股票期權或其他股權激勵,應先了解這些激勵在美國的稅務處理方式。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法律服務副總經理劉立雯指出,美國稅務環境以複雜嚴格著稱,且經常變動,外派員工除稅務問題,可能視工作安排和居住時間而需要繳納美國的社會保障稅和醫療保險稅,企業都應事先安排。(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傅沁怡/台北報導)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