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中鋼(2002)、中鴻(2014)本周均開出盤價,調漲幅度符合預期,市場關注需求提振、重建需求、中國減產等鋼市牽動因子,但本土法人點出,俄歐關係持續緊張,影響後續烏克蘭重建速度與對鋼鐵需求推升的動能,加上川普關稅政策僅為手段,若後續關稅取消恐對台灣鋼鐵需求移轉紅利不在,整體需求後續偏弱預測下,將不利於原料及鋼材價格走勢。
中鋼四月份之月盤及第二季季盤產品持續以平高盤開出,同時續推多元配套方案以協助用戶爭取訂單。全球鋼市持續加溫,中鋼4月盤價漲幅略微擴大,熱軋鋼捲(軋延料)每公噸上漲600元,熱軋鋼板、熱軋鋼捲(一般料)、冷軋鋼捲(一般料)上漲500元;第二季則略微收斂,棒線(低碳、中高碳、冷打、低合金)每公噸上漲600元,熱軋鋼板、熱軋鋼捲(中高碳、工具鋼)、冷軋鋼捲(中高碳、工具鋼)上漲500元。
中鴻開出114年4月份內銷及114年5月份外銷盤決議,內銷方面,熱軋每公噸調漲500元(軋延料調漲600元)、冷軋亦調漲500元、鍍鋅調漲600元。外銷方面,依產品及地區別每公噸調漲10~20美元,實際報價視當地市場行情而定。
開工季、美國關稅啟動,可望拉抬需求表現,而中國減產、刺激政策,抑制現有過剩產能,也有利後續供需健康平衡。市場更關注重建需求,以目前的局勢來評估,俄烏停戰的版本可能不是最樂觀的全面和解,而是俄烏停戰,但俄國與歐洲的關係依然緊張,此情況恐將影響後續烏克蘭重建速度及其對鋼鐵需求推升的動能。
法人也點出,川普關稅政策僅為手段,若以達到目的後,市場對於加墨與台灣出口鋼材同樣課徵25%所帶來的鋼鐵需求移轉,預期就會消失。
原料價格方面,國際鐵礦砂價格在2月下旬後開始轉弱,目前價格已回跌到每公噸100美元防守關卡,已回到今年初的位置。原料價格持續在100美元附近震盪,顯示全球鋼鐵需求並未如台灣鋼鐵股的股價那麼熱絡。法人認為,鋼鐵族群漲多反應利多,但鋼需仍留意是否真的跟上。
三大法人操作上,中鋼持續敲進,但周五買超力道收斂至201張,本周外資買超中鋼共達2.13萬張,近10天買超達9.58萬張;投信也連4天賣超共9558張,自營商周五也同步轉為調節。中鴻則遭外資連2天賣超2368張,外資本周共賣超中鴻達822張,自營商周五同步轉為調節。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