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鋼鐵族群漲跌不一,鋼鐵類指平盤忐忑,龍頭中鋼(2002)走揚穩居24元大關,本土法人上看25.2元目標價,然中鴻(2014)、東和鋼鐵(2006)漲多持續修正,東鋼周四進行除息交易,擬配息4元,股價開低走疲,陷入貼息窘境,跌幅居前。
中鋼第一季受到工作天數減少,首季出貨量約250萬噸,估季減2.7%。而美國實施新關稅舉措將帶動台灣、越南等原先未享有免稅進口額度之國家銷美競爭力提升。目前下游客戶下單量並未明顯增加,持續觀察第二季訂單變化,來自美國的詢單確有增加,需求可期。
展望今年鋼市,受惠中國減產、中國刺激政策,市場預期2025年中國粗鋼減產幅度約5%,在供給限縮下,預期鋼價將築底;而在鐵礦砂與焦煤報價處於低檔下,煉鋼利差將獲得改善,惟終端需求需等待靜待降息趨勢帶動製造業動能復甦。法人預期,中鋼2025年出貨量僅將呈持平至小增。
三大法人操作上,近20天外資共買超28.31萬張、投信也買超1.66萬張,買超力道帶勁,不過中鋼股價漲幅已先行表態重建利多題材以及銷美訂單增加之預期,而終端需求尚未回溫,評價不易提升,故本土法人維持中立投資評等。
東鋼目前鋼筋在手訂單逾100萬噸,訂單能見度9個月;鋼構方面,目前接單更已至明年上半年;型鋼方面,國內營建工程需求仍然穩健,加上原料報價由低檔往上,客戶下單意願有望提升,將挹注H型鋼接單與出貨表現。東鋼整體業務將呈穩健發展,帶動營運表現。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