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台揚(2314)每股淨值低於5元,已被列入「全額交割股」,並連續三個交易日遭遇跌停。今日12:00過後,仍有超過1.76萬張的賣單掛在跌停價。
根據台揚財報顯示,其淨值低於股本的二分之一,依據證交所規定,自昨(18日)起被列為全額交割股,並改為變更交易方式。 台揚2024年稅後淨損達11.5億元,相較2023年的稅後淨損6.2億元擴大,單位每股淨損達4.55元,創歷年最大虧損。同時,台揚前兩月 累計營收為1.6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0.6%,為歷史同期最低。 證交所表示,台揚財務報告顯示其淨值已低於股本的二分之一,依照證交所營業細則第49條第1項第1款規定,自18日起列為變更交易方 法。若上市有價證券在停止買賣後持續滿六個月未恢復買賣,將面臨終止上市的風險。 此外,台揚也公告,大股東、法人董事建漢因轉讓超過選任當時所持有股份的二分之一,已當然解任。
台揚積極發展Open RAN,這是5G時代的重要趨勢。台揚於去年底通過美國國家電信暨資訊管理局(NTIA)的NOFO2計畫,成為七家受資 助企業之一。該計畫預計將為台揚帶來約3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1.4億元)的資金支持,用於與全球四大移動網絡運營商(MNOs)合作,開發五款高功率Open RAN基站無線電單元,並預計在未來兩年內交付。
截至2025年1月,台揚主要股東結構仍為鴻海家族,建漢(3062)企業持股約11.66%,為最大股東;鴻準(2354)透過私募無擔保轉換公司債,預計未來轉換後持股約10%,將成為台揚前兩大股東之一。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