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光通訊產業規格升級、周期縮短、市場規模提升,台系供應鏈如聯亞(3081)、上詮(3363)、波若威(3163)、華星光(4979)等業者而言,受惠與美系業者合作關係更為緊密,以及台灣上游半導體龍頭業者供應鏈在地化策略,將迎來產業成長期。
雷射供應商聯亞10月營收1.15億元,年增42%;稅後純益1,400萬元,較去年同期由虧轉盈,每股稅後純益(EPS)0.15元。
該公司與中國大陸光通訊模組龍頭業者合作切入美系雲端服務供應商(CSP)供應鏈,此一合作模式,可望為聯亞爭取更多大型CSP業者訂單。
波若威、上詮、華星光在2025年將分別在 800G、CPO領域有新增業務,法人推估,2025年業績都將有三成以上的成長幅度,後市表現可以期待。
市場法人分析,光通訊產業以往是依循每五年進行一次規格升級產業成長模式,然2020年之後,隨著遠距及雲端應用普及,周期明顯縮短。
400G規格自2020年快速導入資料中心市場,2024年起,更在AI浪潮快速席捲全球下,CSP 業者開始導入800G規格,不僅應用在內部傳輸網路,交換器等網路裝置也同步提升至支援 800G規格。
展望2025年,以輝達(Nvidia)為首的AI趨勢不變,美系網路晶片業者積極藉由快速推出高速傳輸方案,來拉大競爭距離,AI應用逐漸從核心算力建立擴散至邊緣,使得網際網路數據傳輸量增幅更大,預計2026年1.6T規格將正式進入光通訊模組市場,並快速取得主流規格地位。
此外,川普上任後,預期將進一步針對光通訊供應鏈進行貿易管制,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目前除台灣外,尚無其他國家或地區供應鏈,有足夠代工量,能承接自中國大陸供應鏈外移的生產製造需求。
過去台灣光通訊供應鏈較缺乏中上游技術掌握能力,隨著台積電主導CPO架構發展,將帶動更多台系業者投入光通訊中上游領域,台系光通訊供應鏈垂直整合能力提高,不僅有助於市占率提升,對於獲利也將帶來更好的成長動能。(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李娟萍/台北報導)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